质量人大本营

8月CCAA审核员冲刺 | 认证通用基础(科目一)常考、易考主观题汇总

学习六西格玛、CCAA注册审核员、可靠性工程师、质量工程师、质量经理、体系工程师,领学习资料或试听课程,加老师微信:taojiao567

8月CCAA三体系审核员备考已经迫在眉睫了!!

图片

接下来分享【认证通用基础(科目一)常考、易考主观题】,全文一共6994字。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一、2021 年 05 月真题

1、什么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包括哪些要素?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分别说出什么是审核准则、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请根据下面的场景分别列举哪个是审核准则、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

二、2021 年 10 月真题

1、审核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2、请简述什么是合格评定?合格评定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合格评定的对象有哪些?

三、2022 年 07 月真题

1、简述合格评定的概念。合格评定活动按属性分类有哪些?

2、审核原则的作用?基于风险的方法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四、2022 年 12 月真题

1、什么是合格评定工具箱?合格评定工具箱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按照审核委托方不同,管理体系审核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定义和审核准则分别是什么?

第二部分  合格评定基础常考知识点

1、为减少合格评定活动对贸易的负面影响,WTO/TBT 协议规定了各成员国合格评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1)非歧视原则:制定、通过并执行合格评定程序时,需要给予其他国家同类产品进入的供应商不低于本国供应商在该程序规则下进行合格评定享受的全部权利。

(2)遵守国际标准原则:成员国应保证采用或采用国际标准的相应部分作为合格评定程序的基础。

(3)统一原则:各成员国应采取措施确保合格评定机构遵守协议。

(4)透明度原则:当国际标准化机构尚未制定相应标准或指南时,成员国应在早期适当阶段,在出版物刊登他们准备采取的合格评定程序的通知,以便使其他成员国了解其内容,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通告各成员国征求意见。

(5)协调一致原则:为使合格评定程序在尽可能广泛的基础上协调一致,各成员国应尽可能参加相应国际标准化机构制定合格评定标准或指南工作。

(6)有限干预原则:不应妨碍任何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 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其中行为、保证出口产品质量。但是,不能用这些措施作为任意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

2、合格评定的目的有哪些?

(1)证明产品、过程、服务和人员符合所要求的规范,这些规范包括国内外法规、采购规范、贸易协议等规定的要求;

(2)建立和监控保护环境、健康和安全的适当要求;

(3)支持国家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4)通过控制不公平贸易的做法以保护消费者利益;

(5)证明法医和司法系统的可信度;

(6)确保产品和系统中部件的兼容性和互换性;

(7)协助检验检疫控制有害产品和病虫害,以防止其进入经济体;

(8)通过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证明与国际标准、技术法规和商业规范的符合性增加国际贸易机会。

3、合格评定功能法的各个阶段内涵是什么?

合格评定过程由选取、确定、复核与证明、监督(认证方案有规定时) 四项功能活动有序组成。这些功能活动可以证实满足规定要求的需要。

(1)选取:选取阶段是要确定采用何种要求和方法,选取何种信息来实施对合格评定的对象的评价,怎样从申请中确定评价的范围和对象等。

(2)确定:确定阶段主要指合格评定机构在受理申请后进行了必要选取阶段的策划后,对与合格评定申请有关事项作进一步的核实确定,确定也可称为评价。

(3)复核与证明:复核与证明是对合格评定对象的满足程度的验证、审查和决定。通过复核所确定的组织的产品、服务、过程、人员或管理体系的证据与准则要求比较,确定是否满足认证方案的规定。

(4)监督(适用时):需要确定和实施的内容是监督的要求、监督活动、监督的实施、监督用的准则、监督与选取的关联、监督与复核与证明的关联、监督结果的处置。

4、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认证的作用有哪些?

(1)对组织来说,认证是一种客观、专业、科学的评价活动,可以借助认证推动组织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

(2)第三方认证作为市场经济调整社会经济秩序的最终方法,可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有效运行。

(3)认证还可以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效率。

(4)认证活动还可以起到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5、认证机构的认证人员分哪几类?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认证机构最重要的资源是认证人员,认证人员包括认证管理人员、认证评价人员。

认证管理人员包括:认证申请评审人员、认证/审核方案管理人员、认证评定人员、认证人员专业能力评价人 员、培训指导与管理人员、管理职能人员(管理层和行政人员) 。认证评价人员包括评价人员(对产品认证

而言是工厂检查员,对管理体系认证而言是审核员,对服务认证而言是审查员)和技术专家。

这些人员的职责分别如下:

(1)认证申请评审人员:核查认证申请及相关信息的充分性、准确性,并评审其个性化特征﹔确认认证机构 满足认证要求的能力(人员能力、业务范围、时间等);解决认证机构与申请组织之间的理解差异,为建立审核方案提供输入。

(2)认证/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基于申请评审过程的输出,制订认证/审核方案﹔对整个认证周期评价活动(产 品检测、工厂检查、审核、监督、再认证)作出安排;组织评价活动的准备和实施,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根据变化和需要进行调整。

(3)认证评定人员:对认证评价活动的结果进行复核,并作出认证授予或拒绝认证、扩大或缩小认证范围、暂停或恢复认证、撤销认证或更新认证的决定。

(4)认证人员专业能力评价人员:在参与认证活动之前的初始能力评价或在人员履职的连续评价中,依据认证人员能力准则对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的人员。

(5)培训指导与管理人员:在认证人员能力保持和提升活动(培训、技术研究、认证技术知识管理等)进行策划、指导和监督的管理人员。

(6)管理职能人员(管理层和行政人员):认证机构管理层负有重要的职责,如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公正 性管理、财务监督、认证业务开拓、认证流程管理、对投诉和申述回应、认证决定、合同安排及资源提供等。行政人员负责管理层职责的执行和综合事务的管理。

(7)认证评价人员(检查员、审核员、审查员):承担具体认证项目的评价工作,如产品认证的管理体系评审、管理体系认证的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服务认证的现场评审和服务特性测评等。

(8)技术专家:在认证评价活动中,对认证评价人员的评价工作给予技术上的培训.指导和咨询等支持性工作﹐ 以确保认证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及有效性。

6、请简述认可与认证的不同之处。

(1)实施的主体不同:认可活动的主体是权威机构,其权限通常来自政府,因此认可机构-般是由政府授权的。认证活动的主体是独立于供方和客户的第三方,它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民间的、私有的。

(2)实施的客体不同:认可活动的对象是合格评定机构,即提供下列合格评定服务的组织:校准、检测、检验、管理体系认证、人员注册和产品认证。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

(3)实施效力的比较:认可是政府或其授权部门作出的“第三方证明 ”,具有权威性;认证是认证机构所作出的第三方的“书面保证 ”,具有客观公正性、可信性。

(4)活动性质的比较:认可既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认证一样,既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

是自愿性的。

第三部分  审核通用知识常考知识点

1、确定审核方案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

审核方案既要考虑用于通用审核活动的普适化,又要考虑应针对具体组织特点制订适用的审核,从而降低认证审核活动的风险。基于认证机构的审核实践,认证机构确定审核方案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

(1)认证机构在确定审核方案时,应获取与认证客户相关的认证信息,并与认证客户的要求和期望达成一致。这包括(认证客户管理体系范围及复杂程度、组织规模及拟审核的场所、产品/服务/活动/过程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程度、相关方的关注点、法律法规及行业性的强制要求等诸多方面)

(2)审核方案的输入的客户信息应包括组织名称、隶属关系、所有制、组织结构、规模及其职能;拟申请的 认证类型、拟申请的范围、覆盖有效人数、删减和分包情况、倒班情况、多场所的分布、管理体系的现状及有效性水平。

(3)审核方案应随审核的类型及客户的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而定,应确定审核目标、审核准则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审核频次、审核范围、审核时间、审核组要求。

(4) 已认可的认证转换审核方案。

(5)扩大认证范围的审核方案(适用时)。

(6)多体系结合的审核方案(适用时)。

2、作为审核员,在审核认证组织过程时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1)沟通能力;(2)逻辑推断能力;(3)文字表达能力;(4)形成完整证据链的能力;(5)运用想到信

息技术审核的能力;(6)信息收集、汇总和整理的能力;(7)评价的能力;(8) 自我管理能力。

3、审核员应遵循的原则?

(1)诚实正直:职业的基础;

(2)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放弃策略;

(3)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4、第一、第二、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和准则。

(1)第一方审核:用于管理评审和组织其他内部目的,也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审核准则:主要是组织自己制定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联产品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合同等;

(2)第二方审核:合同前的评定(选择合格供方);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正常 运行,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能否持续满足要求,从而促进供方改进管理体系,给组织以持续的信心;沟通和加强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审核准则:主要是合同、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等。

(3)被认可的认证机构或其委托审核机构,依据认证方案的要求实施的以认证为目的审核,其结果通常是对 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或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给出书面证明,又叫认证或注册。确定管理体系是否符 合规定要求;确定管理体系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确定受审核方是否可以认证注册;为受审核方提供改进 的机会;为潜在的顾客提供信任;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确定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合同要求的能力。审核准则:主要是管理体系标准和与产品有关的标准及其他规定要求,其次还包括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文件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等。

5、审核的类型从不同属性是怎么划分的?

审核的类型基于审核的定义。根据 ISO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审核定义的注释和 ISO/IEC17021.审核分类可分为:

(1)按审核委托方分为内部审核(第一方审核)和外部审核(包括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2)按认证审核的时期序列分为初次审核、监督审核和再认证审核;

(3)在特殊情况下的审核包括结合(多体系)审核、联合审核及认证范围审核、提前较短时间通知的审核;

(4)审核还可以认证领域来进行分类(质量、安全、环境、能源等);

6、审核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审核计划应包括或涉及下列内容:

(1)审核目标。

(2)审核范围,包括受审核的组织单元、职能单元以及过程。

(3)审核准则和引用文件。

(4)实施审核活动(适用时,包括临时场所的访问和远程审核活动) )的地点、 日期、预期的时间和期限,包括与受审核方管理者的会议。

(5)使用的审核方法,包括所需的审核抽样的范围,以获得足够的审核证据,适用时还包括抽样方案的设计。

(6)审核组成员、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

(7)为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

7、典型的审核认证过程有 6 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每个阶段包括哪些活动?

审核通常可划分为审核的启动、审核活动的准备、审核活动的实施、审核报告的编制与分发、审核的完成、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等六个阶段。

审核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活动:

(1)审核的启动阶段,主要包括的活动有:与受审核方建立联系、确定审核的可行性。

(2)审核活动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的活动有:审核准备阶段的文件评审、编制审核计划、审核组工作的分配和审核工作文件。

(3)审核活动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的活动有:举行首次会议、审核实施阶段的文件评审、审核中的沟通、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责任、信息的收集和验证、形成审核发现、准备审核结论、举行末次会议。

(4)审核报告的编制与分发阶段,包括的活动有:审核报告的编制、审核报告的分发。

(5)审核的完成阶段,当上述 1-4 各个阶段的所有活动完成,并分发审核报告之后,审核即告结束。

(6)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阶段(如审核计划中有所规定时)。审核后续活动通常包括受审核方纠正、纠正措 施和预防措施,或改进措施的确定、实施,实施状态的报告,以及审核委托方对措施完成情况及有效性的验证。

8、审核活动准备阶段文件化信息评审的目的、内容是什么?

1、文件化信息评审的目的:

(1)收集信息,例如过程、职能方面的信息,以准备审核活动和适用的工作文件,如编制审核计划,准备检

查表等;

(2)了解体系文件范围和程度的概况,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差距。

2、文件化信息评审的内容:

(1)方针和目标;

(2)描述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文件化信息;

(3)描述管理体系整体情况、过程及相互作用的文件化信息;

(4)与管理体系相关的重要的文件和记录;

(5) 以往的审核报告,如以往进行的内部审核和(或)外部审核报告,文件评审的结果;

(6)必要时,可包括“标准 ”(如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其他文件化信息;

(7)需要时,其他文件信息,如认证机构要求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组织现场有关的平面图等。

9、第一、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和侧重点是什么?

1.1、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

(1)审核受审核方的文件化管理体系信息;

(2)评价受审核方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受审核方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

二阶段的准备情况;

(3)审查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4)收集关于受审核方管理体系范围的必要信息,包括:受审核方的场所、使用的过程和设备、所建立的控制的水平(特别是客户场所为多场所时)、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5)审查第二阶段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与受审核方商定第二阶段相关细节;

(6)结合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提供关注点;

(7)评价受审核方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受审核方已为第二阶段做好准备。

1.2、第一阶段审核的重点内容:

通过审核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的概况,。现场勘察对受审核方的绩效要求有重大影响的过程或场所,并与有关人员和作业人员谈,以便安排第二阶段审核事宜,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

2.1、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

判断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所有要求,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运行,是否有效实施了组织的 方针和目标;判断受审核方是否遵守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各项程序;确定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能够通过现场审核,推荐认证注册。

2.2 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内容:

第二阶段审核应覆盖体系拟认证范围内的所有部门和活动,关注并重点评价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和“标准 ”所有要求的实施情况,包括,对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和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10、检查表的作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审核项目/内容和要点,即“查什么"?“查什么""是明确需要审查的内容。审核的内容来自审核准则, 尤其是来自受审核方的体系文件,并考虑审核范围、审核计划的要求。检查表应结合受审核部门/过程应执行

的体系文件的规定,列出审核要点,确保审核覆盖内容的完整和审核具有针对性。

(2)审核的方法,即“怎么查 ”?“怎么查 ”说明具体审核应选用的审核方法。检查表中应包括对审核抽样 方案的设计。根据审核准则'、受审核方提供的相关信息等,确定到哪里查、找谁查、用什么调查方法查(如 问、听、观察、查阅、追踪验证等)、取什么样本等。为确保审核证据收集的充分性,要考虑可行的审核方法、技巧的应用,以及审核抽样的样本量。

11、什么是“审核轨迹 ”?从你了解的某个过程或工序举例。

“审核轨迹 ”是一个系统化的基于特定样本,用来收集关于一系列相互关联过程的输出满足期望结果的证据

的方法。审核轨迹将清晰展现证据链,使得每一次对所选样本的审核结果都构成完整审核结论得出的有用信息。

以对采购活动的审核为例:审核员需要识别针对所抽取的订单(审核样本),了解采购的物料品种和规格型 号等。这些在采购需求清单中应已作出规定。审核员需要理解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所需要开展的活动。所以, 审核轨迹应能显示审核员是否了解了采购信息清单是怎么来的?谁来对此负责?根据采购清单编制的采购计 划需要谁来审批或核查?按照标准的要求对于供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是需要控制的。这个过程又是谁来负责的?当采购计划有特殊要求时,如何确保采购过程有效等。

12、审核方法和审核方式有分别有哪些?

1、审核方法:

(1)面谈;

(2)在受审核方完成检查表和问卷;

(3)文件评审;

(4)抽样。

2、审核方式:

(1)顺向追踪。

(2)逆向追溯。

(3)基于过程的审核。

(4)按照部门的分工审核。

13、如何理解基于风险的思维?

(1)基于风险的思维不是新概念,过去的标准中已经隐含了基于风险的思维;

(2)基于风险的思维是系统的、持续的;

(3)基于风险的思维,能够确保具备更多的知识和准备;

(4)基于风险的思维增加了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5)基于风险的思维减少了不良结果的可能性;

(6)基于风险的思维养成了预防的习惯。


相关推荐

评论 1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评论